实践中,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擅自处分股权的情形时有发生。这也是股权代持所引发的风险之一,那么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转让股份,法律效力怎么样?
实际出资人以其为实际权利人为由主张转让行为无效,如其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受让人系明知转让人为名义股东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名义股东未经实际出资人同意而将股权转让的,实际出资人按照约定请求名义股东赔偿其因股权被转让而遭受的损失的,人民法院一般予以支持。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对于隐名股东或实际出资人来讲,显名股东或股权代持人因工商登记而拥有股权的所有权外观,容易出现其股权被持有人无权处分的风险,所以一般情况下避免采用股权代持;确有必要股权代持的,隐名股东需要对显名股东的权利进行必要的限制,比如在代持协议中增加持有人无权处分时的责任承担,防止其股权被无权处分,并由第三人善意取得。
股权善意取得须同时满足转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善意、合理价格买入、完成变更登记等要件,其中价格是否合理是容易评估判定的因素,因此一定要合理定价,不能贪图便宜,以不合理低价买入标的股权。善意的判断取决于受让人知情与否,知情即为恶意,不知情即为善意。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山东青岛资深专业律师:赵秀珍律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法律信息
相关阅读: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是有效的吗,怎么规定的?
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是有效的吗,怎么规定的? 名义股东擅自将代持股权转让第三人,该第三人知晓或应当知晓代持关系,且该第三人无偿从名义股东处受让股权的,应当认定该第三人不属于善意第三人。那么名义股东转让股权是有效的吗,怎么规定的? 网友咨询: 名义……[更多]
股权代持之名义股东能否主动解除代持协议?
引言 实践中,因股权代持产生的合同纠纷,多数是隐名股东起诉名义股东,要求解除股权代持协议,让名义股东配合进行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返还投资款、分红款等,但是也有名义股东因为担心代持的风险,要求主动解除代持协议的纠纷。 案情概要 2016 年 4 月 1……[更多]
名义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责任
名义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责任 ——一人公司股东不论是否名义股东,其不能举证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其个人财产的,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标签:公司人格否认|一人公司|名义股东|商事外观主义 案情简介: 2012 年,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科技公司应返还……[更多]